元神入体完成之后-什么叫元神入体的人叫什么
普通修真者:筑基,灵动,融合,金丹,元婴,分神,合体,渡劫,大乘。
仙人:凡仙,地仙,天仙,金仙,太乙金仙,玄仙,太清玄仙,大罗金仙,仙君,仙帝。
神人:神人,地神,天神,金神,神君,神王,神帝,圣神,准圣。
圣人:混元大罗境界,混元太极境界,混元无极境界,混元无极太上大道,混元混沌大道,混元虚无大道天道
鸿均合道后的境界:鸿蒙太极境界,鸿蒙无极境界,鸿蒙无极太上境界,鸿蒙虚无境界,鸿蒙造化境界。
本质的最高阶:鸿蒙至尊
扩展资料:
天地初开,分立族系
世界本是一个混沌,混沌为永恒,无天地,无生灵,无善恶美丑,无恩怨纠葛,无始无终,为圆满。不知何时,这片混沌中孕育着的无穷的灵气在无穷的变化中也孕育了许多强大的生灵,这些生灵自变化中生,各有天性,却不知天数。
又不知何时,大道显化鸿钧开讲,说开天辟地,动转造化之精义,收下大弟子盘古,女娲,太一(女娲后为妖之祖,与东皇太一共为妖族领袖)。另有无数仙、妖、各种存在。听讲人中,有两人,分别为准提道人和接引道人。
鸿钧讲道,分发圣位,除三大亲传弟子盘古、女娲、太一外,机缘不定。其中,红云让座,准提道人打鲲鹏落位,与接引道人得到圣位,有了证道的机缘。
不知何时,女娲原因不明,证得混元。又不知道何时,准提道人、接引道人,一见菩提、一见莲花,也证得混元。至此,得圣位机缘者,只盘古、太一尚未成道。
鸿钧散宝,大弟子盘古自分宝岩得太极图、盘古幡等法宝,圣人女娲得红绣球等法宝,三弟子太一得混沌钟等法宝,圣人接引得青莲宝色旗等法宝,圣人准提得加持神杵等法宝。
修真的等级划分详解
元神之府
语出(本草纲目)。指脑。元,有为首的意思;元神即指人体的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府,指所在处。“元神之府”,说明脑是主管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的。
脑,又名髓海、头髓。在气功学上,脑又称泥丸、昆仑、天谷。脑深藏于头部,位于人体最上
部,其外为头面,内为脑髓,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集之处,为元神之府。
(一)脑的解剖形态
脑,位居颅腔之中,上至颅囟,下至风府(督脉的一个穴位,位于颈椎第1椎体上部),位于
人体最上部。风府以下,脊椎骨内之髓称为脊髓。脊髓经项复骨(即第6颈椎以上的椎骨)下
之髓孔上通于脑,合称脑髓。脑与颅骨合之谓之头,即头为头颅与头髓之概称。
脑由精髓汇集而成,不但与脊髓相通,“脑者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尾骶,
髓则肾主之”(《医学入门·天地人物气候相应图》),而且和全身的精微有关。故曰:“诸
髓者,皆属于脑”(《素问·五脏生成》)。
头为诸阳之会,为清窍所在之处,人体清阳之气皆上出清窍。“头为一身之元首…….其所主之
脏,则以头之外壳包藏脑髓”(《寓意草·卷一》)。外为头骨,内为脑髓,合之为头。头居
人身之高巅,人神之所居,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之气血皆汇集于头。故称头为诸阳之会。
(二)脑的生理功能
1.主宰生命活动:“脑为元神之府”(《本草纲目》),是生命的枢机,主宰人体的生命活
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元气、元精、元神,称之为“先天之元”。狭义之神,又有元神、识
神和欲神之分。
元神来自先天,称先天之神,“先天神,元神也”(《武术汇宗》),“元神,乃本来灵神,非思虑之神”(《寿世传真》):人在出生之前,形体毕具,形具而神生。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人出生之前随形具而生之神,即为元神。元神藏于脑中,为生
命的主宰。“元神,即吾真心中之主宰也”(《乐育堂语录》)。元神存则有生命,元神败则
人即。
得神则生,失神则。因为脑为元神之府,元神为生命的枢机,故“脑不可伤,若针
刺时,刺头,中脑户,人脑立”(《素问·刺禁论》),“针人脑则真气泄,故立”
(《类经·针刺类》)。
道教中的“识神”“元神”指的是什么?
1、养气(后天武者):身体锤炼到一个极限之后,就会自然产生内气,滋养灵魂。
2、练气(先天武者):能够感应天地元气,并接引天地元气入体,全身内气转化为真气。
3、筑基(武尊):神念与灵魂合一,成为神魂,
并将真气压缩成真元,筑修炼之基。
4、结丹(武圣):神魂与真气互相吸引,并且三魂合一,打破精神间隔,直接干涉现实,与真气相合相抱,龙虎交汇。
5、元婴(武神):斩去虚妄,成元婴,元婴能自动吐纳,并记录着修士的全部信息。
6、化神(神仙):领悟法则,法则改造其身,生命发生本质变化,修出元神,只要有一丝元神不毁,修士就可以重生。长生不老,有三灾。
7、还虚(人仙):法则圆融,得窥大道。长生不老,有四九天劫。
8、合道(地仙):万世灵光现,择适而合,得该部分知见。虚空造物,长生不老,有六九天劫。
9、大乘(天仙):知行合一,能唯心开境,有九九天劫。
10、真仙:若不遇大劫,则长生久视。
11、玄仙:见大道本质。
12、金仙:后天不伤。
13、大罗金仙:超脱命运长河。
14、混元金仙:天道圣人果位。
15、鸿蒙金仙:大道圣人果位。
16、太乙金仙:天道果位。
17、无极金仙:大道果位。
18、无上玄妙不可言之境:非非有,非非无之境。
从普通人到仙人的境界如下:
分别是旋照期、开光期、融合期、心动期、灵寂期、元婴期、出窍期、分神期、合体期、渡劫期、大乘期、散仙、仙人。其中开光期是最初始的等级,一般的三流门派有元婴期的高手就算是不错的门派了。如果门派存在分神期以上的高手,那都是二流以上的门派。像修真界一些知名的大派系才会有渡劫期以上的高手。
不过这种等级设定有一个细节还是要注意,渡劫成功就是大乘期,此时你已经不能算是人了,在凡间、修真界的日子已经不多了。等自己渡劫之后,修为圆满就会被接引至仙界。如果渡劫失败,那么除却魂飞魄散之外,还是可以转修散仙的,散仙的等级根据渡劫的次数来划分。
修到什么时候元神入体
一、识神。
道教认为识神是人认识世界和操控身体行动的意识体,它属于后天的意识。
《太乙金华宗旨》中记载识神是依靠魄而存在的,是一个有形的凡心,它作为整个身体的主要核心,饥饿、困倦、乃至生气、厌烦、悲伤等,都是由识神感受到这些负面的情绪。
在与外界的直接接触中,识神也建立起分辨自我与外界不同的认知,由此也有识神对应的产生出欲望,并转换为动力,促使人作出对自己有利的行为。
二、元神。
在神话引领域中一种高于肉体而可以单独存在的某种物质,它是通过修行人修炼而逐渐形成掌握的可以控制魂魄的物质,它也是人类生命的真正意义与一切精华。在人类现有的能力下无法考证这种物质是否存在。
就本质而言,元神并非‘超自然力量’。
元神与身体共存,失去了身躯的容纳,元神无法在五维以下的任何时空中存在,会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削弱,直至破散。在道家的认识中,元神是人一出生就拥有的。
元神泛指人的潜意识,是一个人的人格存在的根基。所谓意念周天,便是逐渐唤醒元神,使“真实的自我”从表意识的“牢笼”中解放的一种效率极差的方式。而狭义上的元神,专指修道者达到“炼气化神”境界时,所产生的对世界的一种独特的感官。
这种感官,是人类出生以来就有的,是智慧生命的特征。这种感官,来自于元神,它是完全科学的,没有任何神秘色彩,是人类最基础的本能之一。想要让元神苏醒,重获这种感官,就必须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各方面的素养。
所以,从古到今所有修行有成之辈(无论是道佛儒还是基督徒),都拥有大智慧,让人感觉非常超然,又和蔼可亲的原因了(通过元神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周围的大多数事物,包括人的思想情感)。想后天修成“五眼六通”,必须唤醒元神。
扩展资料:
初学丹道,都知道元神,识神。
一、我之本来面目见性方见元神。
吕祖太乙金华宗旨说,自然曰道,道无名相一性而已一元神而已。
又说,天地视人如蜉蝣,大道视天地亦泡影。惟元神真性,则超元会而上之。其精气则随天地而败坏矣。然有元神在,即无极也。生天生地皆由此矣。学人但能守护元神,则超生在阴阳之外,不在三界之中,此惟见性方可,所谓本来面目也。
这里吕祖讲的很清楚了元神就是我之本来面目见性方见元神。
元神即道,即真性,即本我。
神为人身“三宝”之一,先天之神又称“元神”。
元神是先天就存在的,也就是人的潜意识。
二、一个是先天一个是后天。
识神是由出生开始,周围环境以及教育等因素而形成的一个自我,人的一生都是自我在左右。
修行是在放弃自我,显示真我的过程。丹道都是以元神主事,真意为用,集合精气神合一返本先天无极。
不得不感叹造物之神奇,明明出生时懵懵懂懂,晶莹剔透,了无杂质。你看婴孩的双眼灵动而清澈。随着人的成长,这个重新塑造的我左右着你的一生,而出生时的我就逐渐蒙蔽在这个我之下,不见天日。
所以说,识神是在成长过程中一点一点积累起来存在个人主观的意识。
他们根本区别在于一个是先天一个是后天。
三、元神即道。
真意有唯一性与专注性,唯一的一种意识形态。
按经典元神即道,道理解了就得道了,所以我们只能用现在人理解方式阐述。
其实我们平常打坐让元神主事,元神什么时候出现?只有入静之后才出现,你有没有发现那时候人是在有意识与无意识状态。
心印经云: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这里指的是元神、元精、元气,也就是修行的三要素。
修行首要明心见性, 然性有二:有气性,有真性。气性不除,则真性不见,仍不免事物之应酬,一时烦恼心起,化为凡火,热灼一身,而真性为之消灭焉。
四、无欲念游思,内无有一物。
真意者:即此一“觉”后,持此一“觉”之意。
禅宗云:“何谓无念?无者,无妄念,念者,念真如”。
觉后意动,此意与觉是一是二,有别亦有同。
意发间,无欲念游思,内无有一物,此时之意谓之真意。
有别,一觉,一意而已。
真意,即一觉后,持纯无二已。两两相感,两两相识。
若同一行路之人,于大道一往至前,无游念于寻岔路,此即真意。
若云之行于淡然,风之行于清无。
虽“道法自然”,若任其自然放任于而漫不经心,则堕于顽空。
若执于有作,则入于魔,害人害己。
故曰:“顺其自然,勿忘勿助,绵绵若存”。
真意有二,经谓:一称作已土,一称作戊土。
知静之时乃已土,知动之时乃戊土。
此为不持之持,不守而守,方明其涵。
如行者稍有测度,摸拟之心,则得之非真。
二土成圭丹经谓之刀圭妙药,得此妙药则大丹可期长生有望矣。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修真界的等级划分?
在《修仙界长生不》《万古界圣》《穿越世界的修炼者》等虚拟的修真小说中修到出窍期元神入体。
出窍期指的是修仙的人已经修出了元婴而且元婴强大不惧阳光和风可以离体出窍了出窍期已经是修仙中一个比较高的段位了,十分强大 。
修真小说里修真者的修为境界共分为十一种,从低到高级有:旋照、开光、融合、心动、灵寂、元婴、出窍、分神、合体、渡劫、大乘。每种都有上中下之别。
另一说是:筑基、开光、融合、心动、灵寂、金丹、元婴、出窍、分神、合体、渡劫、大乘。
修真每个阶段又分上、中、下三个时期,而每个等级又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
一般小说中修真的阶段特征:
一:筑基
铸造身体基础,可以用简单的符咒。祈福禳灾,驱病救人。
二:旋照
修行起步阶段,可以看出修真者的种种迹象,符咒上可以表现出异相。如:飞行,起火,爆炸。体内丹田位置有发光的莲子形物体发育。
三:融合
筑基的身体跟修为开始结合在一起,是个能力提升的阶段。莲子生长发育并开花,莲花清晰地生长于丹田。
四:心动
修真的第一个危险阶段,心灵出现悸动。莲花开始结出独有的心脏,两颗心的跳跃和对真意的迷茫,是心动期的特点。
五:灵寂
波动后的平稳,步入真正修真的前阶段,符咒等已经颇具灵验,可以幻化形体,展现万千幻想,法术等威力大涨。开始与武术界有本质上的区别。
六:元婴
莲花心脏发育成一个本相婴儿,真正步入修真殿堂。可以使用飞剑飞行。法术道术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符号等已经具备某些实体的性质。
七:出窍
类似元婴性质的神识可以飞出体外,进行诸如观察,操控物体,影响其他低修为的心志等活动,对物的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
八:分神
可以操控分神了,可以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可以同时对不同的地点施加影响。
九:合体
外神与元婴结合在一起共同修为,分身基本趋近实体化,好像再造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十:渡劫
修为趋近大乘时,身体已经具备宇宙万象,是一个能量与精神的完美结合体。与之相对的一方面会产生相反性质的能量集合,两种力量互相吸引,趋向于共同湮灭,天劫就是这样产生的,所以不论你身在何方都是躲不掉的。渡劫的过程就是违反宇宙定律的过程。
十一:大乘
巩固修为的果实,慢慢累积力量,直到圆满。就会白日飞升!大乘期的修真者很少出现,大多隐居等待飞升。
十二:飞升
修真成仙!
后天境界.先天境界.金丹.元婴.入神.出窍.合体.渡劫.大乘.每种等级都有上中下之分。
后天境界在修炼的时候可以感觉到身上有一股暖气在身上流窜,那便是修真者的真元力。
先天境界的不会有什么特殊功能,但真元力慢慢在体内聚集在一起,等待结成金丹。
金丹境界便会在体内结出一个金丹,这个时候便可以开始御物飞行
元婴境界,金丹便会逐渐显出人类的模样,颜色也会有所变化,便是元婴,元婴期的时候便可自由飞行,但飞不远
入神境界这个时候便可炼出神识。
出窍境界,元神可全部剥离**,时间不能太久,但元神飞行速度会比**快很多,并且保留原本的修为,只是元神很脆弱
合体境界的时候元神便可以一分为二
渡劫境界便可以承受星际间巨大的压力,在星际间飞行,还可以进行瞬间移动,简称瞬移
大乘境界的时候便要时刻把灵力储蓄下来,等待天劫的到来。成功渡过天劫的时候便意味着已经达到成仙的条件了,飞**界。若是渡劫失败,便魂飞魄散,也不可再入轮回,如有准备,便可自行兵解转修散仙。
散仙,散魔,散妖一千年一次天劫,共需要渡八次劫。
一劫散仙,散魔或散妖相当与大乘前期修为。
二劫散仙,散魔或散妖相当与大乘中期修为。
三劫散仙,散魔或散妖相当与大乘后期修为。
四劫散仙,散魔或散妖相当与天仙前期修为。
五劫散仙,散魔或散妖相当与天仙中期修为。
六劫散仙,散魔或散妖相当与天仙后期修为。
七劫散仙,散魔或散妖相当与金仙前期修为。
第八劫将飞升,到上界就有金仙前期的修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