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中元神和肉体的关系-道教中元神和肉体的关系

一、识神。

道教认为识神是人认识世界和操控身体行动的意识体,它属于后天的意识。

《太乙金华宗旨》中记载识神是依靠魄而存在的,是一个有形的凡心,它作为整个身体的主要核心,饥饿、困倦、乃至生气、厌烦、悲伤等,都是由识神感受到这些负面的情绪。

在与外界的直接接触中,识神也建立起分辨自我与外界不同的认知,由此也有识神对应的产生出欲望,并转换为动力,促使人作出对自己有利的行为。

二、元神。

在神话引领域中一种高于肉体而可以单独存在的某种物质,它是通过修行人修炼而逐渐形成掌握的可以控制魂魄的物质,它也是人类生命的真正意义与一切精华。在人类现有的能力下无法考证这种物质是否存在。

就本质而言,元神并非‘超自然力量’。

元神与身体共存,失去了身躯的容纳,元神无法在五维以下的任何时空中存在,会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削弱,直至破散。在道家的认识中,元神是人一出生就拥有的。

元神泛指人的潜意识,是一个人的人格存在的根基。所谓意念周天,便是逐渐唤醒元神,使“真实的自我”从表意识的“牢笼”中解放的一种效率极差的方式。而狭义上的元神,专指修道者达到“炼气化神”境界时,所产生的对世界的一种独特的感官。

这种感官,是人类出生以来就有的,是智慧生命的特征。这种感官,来自于元神,它是完全科学的,没有任何神秘色彩,是人类最基础的本能之一。想要让元神苏醒,重获这种感官,就必须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各方面的素养。

所以,从古到今所有修行有成之辈(无论是道佛儒还是基督徒),都拥有大智慧,让人感觉非常超然,又和蔼可亲的原因了(通过元神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周围的大多数事物,包括人的思想情感)。想后天修成“五眼六通”,必须唤醒元神。

扩展资料:

初学丹道,都知道元神,识神。

一、我之本来面目见性方见元神。

吕祖太乙金华宗旨说,自然曰道,道无名相一性而已一元神而已。

又说,天地视人如蜉蝣,大道视天地亦泡影。惟元神真性,则超元会而上之。其精气则随天地而败坏矣。然有元神在,即无极也。生天生地皆由此矣。学人但能守护元神,则超生在阴阳之外,不在三界之中,此惟见性方可,所谓本来面目也。

这里吕祖讲的很清楚了元神就是我之本来面目见性方见元神。

元神即道,即真性,即本我。

神为人身“三宝”之一,先天之神又称“元神”。

元神是先天就存在的,也就是人的潜意识。

二、一个是先天一个是后天。

识神是由出生开始,周围环境以及教育等因素而形成的一个自我,人的一生都是自我在左右。

修行是在放弃自我,显示真我的过程。丹道都是以元神主事,真意为用,集合精气神合一返本先天无极。

不得不感叹造物之神奇,明明出生时懵懵懂懂,晶莹剔透,了无杂质。你看婴孩的双眼灵动而清澈。随着人的成长,这个重新塑造的我左右着你的一生,而出生时的我就逐渐蒙蔽在这个我之下,不见天日。

所以说,识神是在成长过程中一点一点积累起来存在个人主观的意识。

他们根本区别在于一个是先天一个是后天。

三、元神即道。

真意有唯一性与专注性,唯一的一种意识形态。

按经典元神即道,道理解了就得道了,所以我们只能用现在人理解方式阐述。

其实我们平常打坐让元神主事,元神什么时候出现?只有入静之后才出现,你有没有发现那时候人是在有意识与无意识状态。

心印经云: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这里指的是元神、元精、元气,也就是修行的三要素。

修行首要明心见性, 然性有二:有气性,有真性。气性不除,则真性不见,仍不免事物之应酬,一时烦恼心起,化为凡火,热灼一身,而真性为之消灭焉。

四、无欲念游思,内无有一物。

真意者:即此一“觉”后,持此一“觉”之意。

禅宗云:“何谓无念?无者,无妄念,念者,念真如”。

觉后意动,此意与觉是一是二,有别亦有同。

意发间,无欲念游思,内无有一物,此时之意谓之真意。

有别,一觉,一意而已。

真意,即一觉后,持纯无二已。两两相感,两两相识。

若同一行路之人,于大道一往至前,无游念于寻岔路,此即真意。

若云之行于淡然,风之行于清无。

虽“道法自然”,若任其自然放任于而漫不经心,则堕于顽空。

若执于有作,则入于魔,害人害己。

故曰:“顺其自然,勿忘勿助,绵绵若存”。

真意有二,经谓:一称作已土,一称作戊土。

知静之时乃已土,知动之时乃戊土。

此为不持之持,不守而守,方明其涵。

如行者稍有测度,摸拟之心,则得之非真。

二土成圭丹经谓之刀圭妙药,得此妙药则大丹可期长生有望矣。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识神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元神

元神和灵魂是一回事吗

我之前写的一篇有关三魂七魄的文章。 常听人说[元神]出窍

咁到底[元神]系乜野泥呢? 我尝试解释一下. 人所以能思想和有七感

佳因有[心]

中国人所讲的心

与西方人所讲的[心脏]不同

中医对心的解释系「心为君

为王

乃一身之主」

依中国人所理解

心系一样无形无相的东西

看不到摸不到但存在

所以有心思呢个名词(以心来思想). 而[心]再细分

就分成三魂七魄

三魂各有名称

分别系[彭琚][彭王质][彭王乔]

至于七魄就分别以[伏尸][尸狗][雀音][蜚毒][吞贼][除秽][臭肺]来定名

其功能上

三魂主要管心意/思考/欲念/情感的事

七魄主管眼/耳/口/鼻/身/意等身体上的七感. 三魂又称[元神]属阳

所以又称[阳神]

人后三魂升天(阳升阴降)

七魄因管七色之事

所以叫做[色神]属阴

所以又称[阴神]

人后七魄归地. 人如果三魂不全

就叫奕不知动奕不觉

就有如植物人

都因三魂不全而七魄齐

(七魄齐全

身体就可正常运作

但冇知觉). 不论打坐或练武功

都可做到体外感知

(打坐时闭上眼睛都可见到身外发生的事和物

或练功夫时绑起眼睛

都见到对手的身型体态.) 佳因七魄[色神]的其中功能作用

而打坐时有机会见到三惟以外的境象

那个时候只是色神受到外围感应

三魂七魄依然留在体内. 经过高层次的修练

阴神的确可以出体去做些事

例如去干扰一下其他有修练的人呀

或者去影响一下别人的心思

至于阳神可以出到窍

离到体的话

......... 理论上等同灵魂(与神鬼无异)

在灵魂世界内

一个刚出体的生魂

是相当弱小的

出体之后能否回到体内?又或者是否懂得回去体内呢? 我就真系答你唔到啦........当年李玄都系咁样做左神仙架炸.......XDDDD. 其实唔只李大仙

好多神仙都系咁有去无回做左神仙

至于佢地系因为太过瘾而唔反泥呢? 定元神出左窍而无法反泥

想反都反唔到泥呢? 咁就要等我都做左神仙先答到你啦........XDDDDDD

参考: 以我所知

道教有所谓人有三魂七魄的说法:三魂乃是指「天魂、地魂、人魂」,古称「胎光、爽灵、幽情」,也有人称之为「主魂、觉魂、生魂」或「元神、阳神、阴神」或「天魂、识魂、人魂」;七魄乃是指喜、怒、哀、惧、爱、恶、欲。三魂在于精神中,七魄在于物质,所以人身去世,三魂归三线路,七魄归肉身消失。天魂归天路,地魂归地府,人魂则徘徊于墓地之间,直到再度轮回,三魂才会重聚,七魄则随新的肉身产生。「三魂」的根本是「真如」(生命实相),「三魂」是由于「真如动念」所产生的一种能量形态并吸附了灵质而具形体,属于「灵界」;「肉体及魄」则属于「阳世的物质世界」。

参考: me

何谓三魂七魄 人因为有三魂七魄而形成一位有智慧会活动的肉体. 三魂分为 一.灵魂--又可称:天魂跟主魂.˙ 二.觉魂--又可称:地魂跟视魂˙ 三.生魂--又可称:人魂跟象魂˙ 七魄分为 喜. 怒. 哀. 惧. 爱. 恶. 欲 三魂在于精神中.七魄在于物质.所以人身去世.三魂归三线路.七魄归肉身消失. 肉身消失三魂七魄之归处 主魂--为天魂.他往空间天路报到.(因主魂只是"良知"亦是不生不灭的无极.虽然有肉体的因果牵连 因之不能归宗源地.只好被牵带走上空间天路之寄托处)暂为其主神收押(主公)"天牢"˙ 觉魂--为地魂.往地狱报到.(因觉魂本来是主魂的"电脑".可知主魂一切之因果报应. 也可指使"生魂"肉身之善恶.所以肉身亡再进因果是非地--地狱)˙ 生魂--为人魂.往墓地报到.(因人魂本来是"祖德"历代姓氏流传接代之肉身.以七魄在身其性行 之魄力.亡后再墓地对神主.来来往往之走上人路之寄托处) 七魄在肉身亡时已随之消失.就无须再说

元神与灵魂一样吗

元神和灵魂不是一回事。

元神是道教术语,也称为“元精”,指的是在人体内通过修炼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能量体。它与人的肉体和灵魂不同,是可以通过修炼而得到的。

而灵魂则是指人后留下的精神,是人的意识、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的统称。灵魂通常被认为是不的,可以存在于人的肉体之外,也可以通过修炼而达到更高的境界。

因此,元神和灵魂不是一回事,虽然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本质上还是不同的概念。

元神指的是什么意思

元神是灵魂的一部分,这些都是道教的称呼。佛教里没有这样的称呼,一般叫“神识”或“中阴身”。

在道教里,人有三魂七魄,其中,三魂包含了“元神、阴魂、阳魂”,元神就是灵魂里面的三魂之一,也是灵魂最主要的构成,通过修行,元神可以离开肉体的(俗称“元神出窍”),孙悟空啊、铁拐李啊都干过此事。

1.大神,天帝。2.道家称人的灵魂为元神。3.精力,精神。

它指人的精神灵气。古代认为魂是阳气,构成人的思维才智。魄是粗粝重浊的阴气,构成人的感觉形体。魂魄(阴阳)协调则人体健康。人魂(阳气)归于天,精神与魄(形体)脱离,形体骨肉(阴气)则归于地下。魂是阳神,魄是阴神,道教有"三魂七魄"之说,如今科学尚无法证明人的魂魄是否如宗教所言可离体或轮回以及魂魄组成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