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神识神与三魂七魄的关系有哪些-三魂七魄怎么归一元神
一、魂魄
指人的精神灵气。古代认为魂是阳气,构成人的思维才智。魄是粗粝重浊的阴气,构成人的感觉形体。魂魄(阴阳)协调则人体健康。人魂(阳气)归于天,精神与魄(形体)脱离,形体骨肉(阴气)则归于地下。魂是阳神,魄是阴神。道教有“三魂七魄”之说。
魂与魄关系
常分为中阴状态之魂与老阴状态浸混入他人阳魂之中的魂,皆因中阴状态魄之不散不息的向势与相态,植入他人之灵魂并长久共存,影响阳人之阳魄。
魂分为阳魂与阴魂,阳魂因升腾活性好,灵活而称为灵魂;阴魂则因阴魄支撑散慢,而呈漫散飘逸状态,但因阴魄之存与魂的浸混性、漫延性,魂不会随魄失与魄散而随即消逝。
魄分阳魄与阴魄,阳魄即主升腾成长的肉实身,阴魄则是指主沉降消逝的实身,甚至具色相形态的实物体。
阴魂不散是因魄力不息,魄力不息又是因为中阴身之前的灵魂执着不息,习惯性势使然,致魄之余阳未尽,支撑者中阴状态下的阴魂不散。它会给其它生命的灵魂形成熏染,而致类似的心灵作用,现代心理学称之为心理暗示,会伴随很长—段时间。
二、灵魂
指生命;人格,良心;精神、思想、感情等,也比喻事物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宗教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亡。
详细解释
1、宗教认为附在人躯体上作为主宰的灵体,灵体离开躯体人即亡。
《楚辞·九章·哀郢》:“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 汉蔡邕《陈留太守胡公碑》:“灵魂徘徊,靡所瞻逮。”《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三:“ 兴娘 吾儿,你的个丈夫来了,你灵魂不远,知道也未?”李二和《远行》:“灵魂,是开启生命、破译自然、领悟真谛的神圣钥匙;是滋养和照耀生命的水与阳光;是极致的世界。”
2、泛指生命。
叶紫《星》第五章:“她很不愿意这弱小的灵魂孤零零地留在世界上,去领受那些凶恶的人们的践踏。”
3、指精神、思想、感情等。
清秋瑾《宝刀歌》:“宝刀之歌壮肝胆,国灵魂唤起多。”巴金《随想录·文学的作用》:“文学作品能产生潜移默化,塑造灵魂的效果。”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的灵魂是多么美丽和宽广。”
4、指人格,良心。
瞿秋白《出卖灵魂的秘诀》:“从中国小百姓方面来说,这却是出卖灵魂的唯一秘诀。”
5、比喻事物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
《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以革命主义为基础的革命政治工作是一切革命军队的生命线与灵魂!”任德耀《小足球队》第四幕:“你是我们球队的灵魂,得分的钥匙。”
从字源学的角度看,法语“灵魂”(“anima”)意为“赋予生命者”,也就是制造出有独特个性的生命体者,独特个性指的是基因密码。灵魂是有灵性的一种反物质意识。
三、精神
(1)哲学范畴。指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见[意识])。(2)表现出来的活力。例:~旺盛。(3)内容实质。例:领会文件~。
编辑本段基本释义
精神 jīng shén
名词
一、jīng shén
精: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枝坚固,可以为精舍。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敬除其舍,精将自来。精想思之,宁念治之。严容畏敬,精将至定。
1、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
示例:精神面貌|精神错乱|精神负担
2、宗旨;主要的意义。
示例:领会文件精神。
二、jīng shen
1、表现出来的活力。
示例:振作精神。明《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袁可立,清任以和,直方而大;精神折冲于千里,文武为宪于万邦。
又如:1905年8月,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以后,正是依靠黄兴、廖仲恺、胡汉民等无数志士仁人的力量,发扬团队精神,里应外合将满清王朝推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制国家——中华民国。
2、活跃;有生气。
示例:这孩子真精神。
编辑本段详细解释
(1).指人的精气、元神。相对于形骸而言。《吕氏春秋·尽数》:“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 汉 王符 《潜夫论·卜列》:“夫人之所以为人者,非以此八尺之身也,乃以其有精神也。” 元 揭傒斯 《哭王十良仲》诗:“精神与时息,形质随日化。”
(2).指人的意识。《史记·太史公自序》:“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 清 刘大櫆 《见吾轩诗序》:“文章者,古人之精神所蕴结也。” 《军人精神教育》:“至于精神定义若何,欲求精确之界限,固亦非易,然简括言之,第知凡非物质者,即为精神可矣。”
(3).犹实质,要旨。事物的精微所在。 宋王安石《读史》诗:“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凡公(袁可立)精神著于为司李、御史时,即不跻台辅,其精神亦有以自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立宪纪闻》:“各部尚书,出则为各部长官,入则为参预政务大臣,与外国内阁官制,其精神固无异也。” 鲁迅 《三闲集·<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只顷刻间,而仍可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
(4).精力体气。《韩诗外传》卷六:“劳矣箕子!尽其精神,竭其忠爱。”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赵明诚﹞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红楼梦》第五五回:“王夫人便觉失了膀臂,一人能有多少精神?凡有了大事,就自己主张;将家中琐碎之事,一应都暂令 李纨 协理。”
(5).形容人或物有生气。《世说新语·言语》“周仆射” 刘孝标 注引《晋纪》:“伯仁仪容弘伟,善於俛仰应答,精神足以荫映数人。” 宋 范成大 《再题瓶中梅花》诗:“风袂挽香虽淡薄,月窗横影已精神。”《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五回:“(廉颇)乃留唐玖同食,故意在他面前施逞精神,一饭斗米俱尽,啖肉十余斤,狼餐虎咽,吃了一饱,因披赵王所赐之甲,一跃上马,驰骤如飞。”《红楼梦》第四九回:“十数枝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 老舍 《骆驼祥子》二十:“连大气也不出的夏先生也显着特别的精神。精神了两三天,夏先生又不大出气了。”
(6).心神;神志。指神情意态。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精神怳惚,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北齐书·废帝纪》:“文宣怒,亲以马鞭撞太子三下,由是气悸语吃,精神时复昏扰。” 清 刘大櫆 《乡饮大宾金君传》:“遇事之盘错,其精神常镇定,而卒能有剖决以解其纷。”
(7).风采神韵。 宋 周美成 《烛影摇红》词:“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眼。” 元 锺嗣成 《一枝花·自序丑斋》套曲:“那里取陈平般冠玉精神, 何晏般风流面皮;那里取潘安般俊俏容仪。”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十篇:“ 明王世贞评《子虚》《上林》,以为材极富,辞极丽,运笔极古雅,精神极流动。”
(8).精明;机警。《宋书·谢弘微传》:“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五年》:“臣观方今之人,趋进者多,廉退者少,以善求事为精神,以能讦人为风采。” 老舍 《骆驼祥子》二:“有了炮声,兵们一定得跑,那么,他自己也该精神着点了。”
(9).神通。《西游记》第二回:“祖师道:‘你等起去。’叫:‘ 悟空 ,过来!我问你弄甚么精神,变甚么松树?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西游记》第十六回:“你看他弄个精神,摇身一变,变做一个蜜蜂儿。”
(10).哲学名词。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为物质运动的最高产物。 [1]
四、元神
心理和灵魂受囿于自身本来素质和外界条件,但人类可以有意或其后无意地调整心境与灵魂状态。人类的感知还有两种非意识的心理隐态:潜意识态与无意识态。意识——潜意识——无意识三种心态有着一定的联系:意识目的而为、潜意识不自觉而为、无意识不自主而为,其纽带是人体自序场。而体序场在传统被成为“神”:识神、元神、本神。
编辑本段元神与识神
这里借用"神"这个词来说明生命构成的深刻性。神,在古文化里是一种人无法认识的可以控制人行为的超自然力量,这里在解说元神和识神的同时也破解这种超自然力量的内在机理。
元神
元神:在全明文化有机科学中称为双磁和构体(信息软件)。其预感和先验感知的物质基础是左右脑和电光磁超时空的感官延伸,做工的物质主要为光磁外延电磁扫描归序。因中性的物质特点,过多地静心就能预感,有利于空间能的吸收与序化进化,有利于超能力的开发、智慧的增益和身心、阴阳的平衡。气功的沐浴静功是最主要的丹道法,平时的清静无为心理也有增智益身的功效。[1]
某小说作者臆想(纯属虚构,仅供阅读。如有错误,实属正常。):
元神的来源无极界,是无极界灵质体的分体。
元神来自无极界。在无极界,由于无极质内部没有极性,所以无极质的感觉是灵性感觉。无极质的灵性是没有差别的,灵质的能量和灵力都相同,所以整个无极界虽然具有极高的灵质能量,但是没有势能,所以没有运动,没有声、光、形、色等,寂静不动。无极界的这种特性,使灵质体虽然有极敏的灵性,但是却不能感觉自己的存在。另一方面,无极界的寂静特性和灵质体的高敏灵性,使每个灵质体的任何一丝灵动,整个无极界所有的灵质体都会感觉到,因此每个灵质体都不会随意发出任何灵动,不可以干扰整个无极界的寂静性。
元神的主体是无极界的灵质体,元神的任何感觉,元神的主体都能感觉到。元神喜纯好静的特性就是元神主体在无极界的特性。元神作为无极界灵质体的分体,可以在宇宙中运动,可以感觉宇宙空间中丰富的物质特性以及物质运动的千变万化,元神主体在无极界也能感觉到,这种感觉即不会干扰无极界的寂静性,又可以使灵质主体享受到高灵性生存的乐趣,这是元神从主体分离出来在宇宙中生存的根本意义。
宇宙是有极物构成的,元神灵力极大,具有创造有极物的灵力和能量,可以进出任何宇宙空间和有极物体,可以控制任何宇宙空间和有极物体的运动,所以任何宇宙空间和有极物的玄机能量都不能破坏元神本体,都不能损害元神。但是,元神也不能独立在宇宙空间中活动,因为元神一动就会发出灵力,元神的强大灵力会破坏宇宙空间和有极物体的运动玄机。因此,元神要在宇宙中活动,就必须居住在元神自制的特殊有极玄机体中,这种玄机体可以锁住元神的灵力,这样元神在宇宙中活动才不会破坏宇宙空间的玄机。另一方面,元神如果曝露在宇宙空间中,空间的玄机使空间中的物质产生强烈的运动,元神在这种物质运动的冲涮中会受不了,因为元神本质上是喜纯好静的,所以也要呆在有极物玄机体中才能安神。在一般情况下,元神是居住在具有活性的生命体内,元神可以借用生命体的活动性在宇宙空间中活动。
识神
识神是在身体大脑中形成的可以控制生命体行为的意识体。生命体从诞生那一刻起就不断地用身体(包括肌肤和神经)和感官接收天地间各种事物的信息能量,包括风云、光影、阴晴、冷暖和声音,在人类生命体中还会不断接受人文事物,特别是大量地接受知识和生活教导,在大脑里积累了很多知识信息和事物信息。大脑具有特殊的生物性信息加工功能,大脑功能与信息能量之间产生能量旋机,形成大脑思维,不断复制、演化、创造和提炼新的信息,使大脑内的信息迅速膨胀,信息能量也随之增大,形成信息能量场,具有能量感应性。这种感应性不断增强,又产生在大脑中,最终与大脑机能一起合成了具有分辨功能和控制身体功能的意识体,这就是识神。
识神是由大脑机能和大脑储存的信息能量决定的,有什么样的大脑机能,有什么样的信息能量储存,就衍生出什么样的识神。动物有动物的识神,人类有人类的识神。人类的大脑机能比动物的大脑机能的生物性能更强更好,所以能吸收的信息能量比动物吸收的种类多、信息量更大,所衍生识神的生物性更高级,识神的意识性和意识力更强。但是,识神无论怎么强,都受到大脑机能和储存信息的制约,人的思想会千差万别,也不会产生超出大脑机能的思维能力,不会产生超越所储存知识信息以外的思维能力,所以人的思想必然局限在大脑机能和所储存的知识范围内。识神与大脑机能混成,是生命体的有机构成,人的情感、欲望等都与识神密切相关,都在识神的作用和控制下发生,所以人的识神具有情感和欲望的因素。当人的大脑机能受到损坏时,识神就会随之受到损坏;当人脑储存的知识信息发生系统紊乱时,识神同样会发生意识紊乱。这两种情况是造成人的精神和行为状态异常的根源。当人的生命终结时,大脑机能丧失,人的识神也同时毁灭。
编辑本段两者的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元神只进入人体中。人体的识神产生在大脑中,它能够以意识力控制大脑机能,从而控制身体行为。元神来自于身体之外,是高能灵体,比识神的意识力强大。但是,识神是大脑机能与知识信息合成的,当识神的意识力非常强大时,大脑机能和身体行为完全由识神控制,元神与大脑无法沟通,发挥不了灵性作用。由于元神是高灵意识体,具有灵性,而识神只是意识体,没有灵性,当大脑完全被识神控制时,思维就缺乏灵性。有时候识神活动太累歇息一会儿时,元神得以接触大脑信息并控制大脑,就会发出灵性意识,这就是人们感受到的"灵感"。
元神随胎儿一起来到世间,封闭在身体内,不能直接接触事物,也不懂事物属性,需要身体通过各种方式在大脑中储存一定的知识和信息,元神才能对这些知识和信息作出灵性判断。但是,大脑在积累知识和信息时又会产生识神,因此在识神没有形成前是元神在控制大脑,由于知识和信息太少而出现行为盲然,表现为行为幼稚,在知识和信息积累起来后识神又形成了,阻碍甚至控制了元神与大脑的沟通,表现为意识加强了,但是灵性减弱甚至丧失了。这就是元神会迷失的根本原因,我们看到的书呆子正是缺乏灵性的典型的识神行为。
识神会产生和控制人的情感和欲望,当人的情感和欲望很强烈时,识神会被玄晕,严重时会丧失识神的意识和理性。元神在识神控制大脑和生命行为时,对情感和欲望没有控制力。当元神恢复对大脑和生命行为的控制时,元神有能力控制情感和欲望。但是,元神控制大脑和生命行为的前提条件是灭掉识神,掌握生命控制权,这需要经过生命修炼才能达到,这就是千年来人类存在生命修炼现象的根本原因。
无极界和有极界通过其相应的元神及识神来进行联系和控制,识神是元神控制的结果。从整个宇宙讲,宇宙是实体,元神是灵体,就具体的人类讲,人体是实体,元神是灵体。宇宙的体系是元神统帅的结果,而形之为个体的形形色色的智体是元神不同层次控制的产物,是元神的不同表现的缩影。
编辑本段道家元神论
神为人身“三宝”之一,虽历代医家皆有论述,但气功古籍所载尤详。丹道书中义将其分为先天与后天,先天之神又弥“元神”。元,有本无、根本、原始之义。元神是指与生俱来的禀受于先天的神气,与出生后由外景事物为心所任而逐渐产生的后天识神、欲神有着本质的区别。正如张伯端所说:“失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无神者,乃先天以来"点灵光也;欲神者,乃后人所染气禀之性也”(《青华秘文》)。近人张锡纯也说:“元神者,无思无虑,自然虚灵也;识神者,有思有虑,灵而不虚也”(《医学衷中参西录·人身神明诠》)。
神本原于先天父母之精。《灵枢·本神》说:“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天年》又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意即父母媾精结胎成形之后,神气舍心才产生生命。此神为出生前尚未被后天所染之神,故当指元神而言。正如《性命圭旨全书》所说:“父母媾精之后,一点灵光……元从太虚中来者,我之元神也。”
元神所以在丹道书中论述较详,乃因古代内丹家在炼养实践中体验总结而成。元神是先天之性,又称“元性”、“真性”,因其不是思虑之神(即意念活动),故表现如婴儿不识不知而又具备感觉、灵动的状态。气功态下,人处于恬淡虚无的境界,此时呼吸绵绵,若存若亡,无思无虑,飘飘欲仙,恍恍惚惚,这一状态即乃元神所现。正如《黄庭外景经》石和阳注:“元神者,心中之意,不动不静之中活活泼泼时是也。”《脉望》说:“内念不萌,外想不入,独我自主,谓之元神。”〈武术汇宗》说:“此神亦谓之本性,亦谓之真意,其心必要清清朗朗,浑浑沦沦,无一毫念虑,无一毫觉知,则空洞之中,恍惚似见元神悬照于内,斯时殊觉五蕴皆空,四体皆假,而我有真我也。”其实,〈老子》所言“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专气致柔能婴儿,涤除玄览能无疵,爱民治国能无为,天门开阖能无雌,明白四达能无知,”正是描述元神所主宰的出命活动状态。
先天元神与后天识神、欲神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欲神者,气质之性也;元神者,先天之性也”;“元性微而质性彰”(〈青华秘文〉)。人在少、长、壮、老的过程中,质性日彰,元性日微,结果欲神将掩盖元神,此乃“气质之性胜本元之性”;若杂念纷坛则元神即退,摒除杂念则元神即现,此乃“念止神即来,念动神即去”(〈养真集〉)一般人先天元神为后天识神所蔽,昼思夜梦如云遮月,因而元神隐退,识神常日主事。若能静定归一、无思无念,识神自然隐退,元神真性显现,此即佛、道两家之所谓见性。神本由心,心无为则元神之性现,心有为则欲神之性现,故张伯端说:“盖心者,君之位也,以无为临之,则其所以动者,元神之性耳;以有为临之,则其所以动者,欲念之性耳。行为者,日用之心;无为者,金丹之用心也”(《青华秘文〉)。
元神与元气、元精的关系非常密切。“元神见而元气生,元气生则元精产矣”(《青华秘文〉)。内丹修炼尤重元神,故《金丹四百字序》说:“炼神者,炼元神,非心意思虑之神。”内丹本的主导思想既为“返本还元”,故要求以先天制后天,从有为返无为,逐步消除气质之性。只要“气质尽而本无始见,本无见而后可以用事”;“以本元之性而用之,则气力先天之气也”;“先天之气纯熟,日用常行,无非本体矣,此得先天制后天无为之用也”(《青华秘文》)。从这一意义上讲,气功人静的锻炼过程,即为除欲神、炼元神的过程,这也是气功效应的关键所在。
有人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元神,认为元神是人的一种无意识(潜意识)活动,但其并非是“未被意识到的意识”,而是与生俱来的带有明显自然属性的“原生无意识”,与出于后天生活经验的潜移默化逐步积累而成的无意识(如心理定势之类)不同,是个体的一种强大而原始的内驱力源,每个人的生命活动都在不知不觉中为它所左右,其生理基础是皮层下中枢,与真正的意识(识神)有着本质的区别。当练动者进入气功态后,意识活动暂停,于是所有监视、压抑原生无意识,使之不能活动的因素不再起作用,这种无意识就得以充分活动起来,它不仅能迅速激发体内之生理潜能,而且对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直接进行调节,使之“阴平阳秘”,从而使机体处于最佳功能态中,达到最佳练功效果。这便是元神论在气功学中的重要价值所在。
编辑本段元神本质
元神--按现代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元神代表的是大脑皮层调节功能的总括。按传统的内功术语来说,元神是人生命活动的主宰。
元神是外丹的精华,元神不出,外丹无根。过去对于外丹的误解已使很多修真之士迷于歧途,寻草烧茅,避世修真。实际上历代的修道至圣都是身居闹市而成就大功德的。至于说到外丹为何物,吾将在《玉真通解》一文中再谈。此处只是想说,人体外的金丹的确是能修出来的。此丹非服食之丹,其冶炼之所不在体外,亦不在体内,而是在虚空的炉鼎之中。这个虚空当然是指超越三维物理空间的时空。
传统对于元神的论述极多。据历史之经验,觉得《道枢》中所云:“虚无生性,谓之元神”,这个观点较为切实。
虚者,是针对色相这个实而言。
虚亦非虚,实亦非实,若反向详实,则有内外。这个内外,指的是内丹和外丹。内丹是玉神修成的丹,外丹则是元神出壳之后在体外修出的~颗丹。
内外有丹方成阴阳,以至于合道,长生久视才能有虚(元神的丹)和实(玉身修出的丹)的物质基础。德心为引,德性为候,若能依此,终成大器。丹的修炼基础是离不开识心作为药引的。德性,在一定范围内说就是一个人的慧根了。根浅者,立志尚且都困难,更不要谈炼丹修道了。因此说德性是火候的关键。
编辑本段元神修炼
万物都是具备能量的。只不过能量的级别大小不一。阴神和阳神的能量级别很有限。然而修炼出外丹的元神的能量却不能估量。因为元神与修德直接关联,德高无境,功能无量。当你的元神做的好事越多,积的德越广,元神在自然界所获得的信息支持也越多。做好事不求回报,那是一种精神境界,然而在道这个层次的关系却是能量守恒的。投桃报李,力不从心。当你的功德到达无心时,元神的分神化气才有可能做到永无止境。
元神在高维空间的分神化气是非常迅速的。当其分化越多,你所获得的能量和信息就越多。你将会感到环境效应所反映出来的能量级别越高。比方说由一粒糖的搬运过渡到一辆自行车、一部汽车的搬运。在带功中由一个人发生带功效应发展到一群人同时发生一种效应等等。不过这一切都不是色身上的识神这个自我能调控的。也不能由客慧--让别人来驾驭自我!要是客慧成不了正果,终无功德可言。
元神作功的后面还有一个更高层的信号系统控制。这个系统历史上评论绝少。因为评论者均是有为之为,无为之情景不可能全知。因而此系统鲜为人知不足为奇。
元神的后面除了控制系统的存在外,还有能量支持系统,这个支持系统能量随各人的本性之根的不同而存在差别。一般这个能量支持系统都是由上古时代已经羽化过了的生物复苏而成。
历史能掌握此项分神化气的圣人只有老子一人。
一气化三清是大家熟知的,然而人能熟知的永远是故事,如果三清之一来到我们眼前,我们一定会错认其为常人的。至人只是常,能从平常中见师父之道,那是~个普通人的无量之福,所以修行者当在日常中首先化生活之舟为道场,悟万象之变为道机,待众生如同师颜,求真法于无相。师父总是言:师不为师,众人为师。其所言所传也溶于道中,此即为真,谁自许自言为师者只可作吾之鉴,而非老子所言之真人也。
新时代的一切都在进化和创新。
古代先圣们创下的道理可以运用,但是过去的思想方法却不能直接引用。因为任何一种思想成果都具备时代性。因此说古人创造的修炼方法,特别是丹功的修炼方法在现代社会是不相宜的。
纵观中国十多年来的气功热潮,尽管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众多的功法中,不乏显现出仙圣们根据时代要求严格创新出来的各种新的丹功修炼法门。
我们知道,道不但化生了万物,而且跨越了时空,包罗了万象,我们人类生存的一切机会无一不是道所赐予的。因此作为修道的我们 若不从我们看到的微小变化中感觉和把握住其中潜在的玄的契机,就无疑将会失去一次又一次的开悟机会。
元神从虚无中来,如果不是经过修炼而使其完整地回到虚无中去,那么一个普通人的元神就会在与识神所形成的对应面中逐渐地被消耗,直到消耗至尽而导致人的整体调节崩溃--亡的到来。因为人的元神是大脑皮层调节功能的总括。
经过特殊修炼过元神的人情况就不一样。修炼元神的人是在元神旺盛时,或者经过各种修炼方法使其达到旺盛的程度,利用其从哪儿来再回到哪儿去的特性,再次地将其送回到虚空中去,当然这里所说的虚空指的是超过三维的物理空间。经过十多年气功热潮的宣传,各种气功文献中已经披露过不少人修至元神出窍的各种体验。这种体验与幻觉是绝然不同的两回事。
当然有的人会从各个角度去论证它的幻觉性。这也就象万物都有阴阳一样,有相信并愿意去亲自实验的人,也有坚持反对并抱住人的主观意识不放直至终省者。终省者,终结以后方能省语者。人到了后,人体中唯一只剩下阴神记录着人的各种信号,由于不再有人体和识神的干扰阴神从肉体回归到虚空中接受到阳性物质的滋养(体外为阳),阴神上储存的各种记录信号会全部地施放(生前干扰大,倒行逆施的人难以施放)。这种施放就象放**一样,可以放过去的镜头,也可能是对将来的一样想法,说不定是当时当地的一种过程。
这些放**似的信号对于了的人是一种总结和回归,对于活着的人如果很敏感就会接收到部分或全部的信号。因为人以后施放的信号是带有一定能量的。加上时空关系的问题,对于人来说延续的时间很长,因为这些信号是阴性的,具有相对的稳定(阴)性。不懂的人接受到了就以为是鬼怪。懂得的人当其接收到信号后可以将其全部还原在他的信号系统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查信息。查其来龙去脉。
因此终省这一词的省字很有意思,省,少目也。少的不是肉眼,而是慧眼,不少就省(醒)了
三魂七魄指的是什么?都有哪些用?
三魂七魄
三魂七魄
拼音:sān hún qī pò
解释:魂:旧指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魄:旧指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道家语,称人身有“三魂七魄”。
出处:《抱朴子·地真》:“欲得通神,宜水火水形分,形分则自见其身中之三魂七魄。”
例句:但凡精血成胎者,有~,被桂芳叫一声,魂魄不居一体,散在各方,自然落马。(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七回)
详解三魂七魄全文详细:详解三魂七魄,详解三魂七魄,详解三魂七魄,中国女人街,女人街,女人商城,中国女人街:中国女人街瑞丽服饰店,主要经营瑞丽服饰,瑞丽服饰批发,瑞丽服饰订做,瑞丽服饰杂志,瑞丽服饰新款,瑞丽服饰潮流,瑞丽服饰时尚款式,瑞丽服饰,瑞丽服饰零售,瑞丽服饰团购,瑞丽服饰批发,瑞丽服装批发,批发瑞丽服装,批发瑞丽服饰,服装加工厂,加工服装厂,订做瑞丽服饰,订做瑞丽服装,瑞丽服装订做,瑞丽服饰订做,瑞丽服装加工,加工瑞丽服装,瑞丽服装批发,批发瑞丽服装,批发瑞丽服饰,服装加工厂,加工服装厂,订做瑞丽服饰,订做瑞丽服装,瑞丽服装订做,瑞丽服饰订做,瑞丽服装加工,加工瑞丽服装,除痘去疤,青春痘,痘痘,美容,美发,丰胸,化妆品,内衣,彩绘纹身,美甲,医学美容,黄婉秋美容秘方,美容师,美发师,造型,供求信息,美丽资讯,厂商大全,名师名家,名校名店,行业协会,行业人才,美容,美发,丰胸,内衣,美甲,彩绘纹身,化妆造型,医学美容,SPA,发廊,理容院,美发店,护肤,香水,彩妆,美容,减肥,丰胸,美腿,痘,黑头,脂肪粒,油性皮肤,中性皮肤,干性皮肤,美白,保湿,去皱,眼袋,面膜,洗面奶,卸妆,磨砂,眼影,睫毛膏,眉笔,唇彩,唇蜜,唇膏,口红,粉底,粉饼,蜜粉,遮瑕,腮红,胭脂,大S,小S,金盏花水, Anna sui,安娜苏,Borghese,贝佳斯 Biotherm,碧欧泉, CD,迪奥 Chanel,香奈儿 Clarins,娇韵诗 ,倩碧 ,雅诗兰黛cosmetic,hzp,wash,trade,护肤,香水,彩妆,美容,减肥,丰胸,美腿,痘,黑头,脂肪粒,油性皮肤,中性皮肤,干性皮肤,美白,保湿,去皱,眼袋,面膜,洗面奶,卸妆,磨砂,眼影,睫毛膏,眉笔,唇彩,唇蜜,唇膏,口红,粉底,粉饼,蜜粉,遮瑕,腮红,胭脂,大S,小S,金盏花水, Anna sui,安娜苏,Borghese,贝佳斯 Biotherm,碧欧泉, CD,迪奥 Chanel,香奈儿 Clarins,娇韵诗 ,倩碧 ,雅诗兰黛,全球最专业的中文美容美发网。提供系统的专业美容美发教程、美发视频课程、发廊美容院管理系统、人力资源中心、专业美发MP3、MP4下载。发型,美发,美容,美容美发,美发论坛,美发视频,美发网,美容美发网,发型,美发,美发学校,染发,烫发,美发网站,沙宣,标榜,发廊管理,烫发,染发,沙宣发型,发型,发型图,时尚发型,流行发型,美发用品,美发视频下载,美容美发视频,美容美发用品,美容美发培训,美容美发,美容美发论坛,黄婉秋美容秘方
三魂七魄到底是怎么划分的,这10部分的功能如何?
元神是那一部分,是否三魂七魄的总称?
三魂七魄 与 八识 的关系与联系如何?
土行孙-----
因为很久没有好好学习了,面对散人的帖子感觉很茫然,于是就翻开了师傅留下的笔记,看到如下的解释:
魂先于魄,故魂魄为先,精神意气皆后起。
魂:历劫轮回种子,为人为鬼.为圣.为贤.为善.为恶.披毛.带甲俱是他,未生时他先来,未时他先去,破胞出头,哇的一声,既是魂入窍之时,此后天木气与先天元性相合,借假存真,不能独存。
魄:借血气之灵,受尽气而凝结,生后七七四十九天始全,后七七四十九天始灭。
魂是迁移不定,轮回不息,历劫不坏的。魄则随身有无之。
识神:受火气而生,也是魂之所出。
浊精:受水气而生,也是魄所生。
此为后天精.神.魂.魄。详见《河洛精蕴》
HCR-----
惟元神真性,则超元全而上之.
(元神=真性?)
学人但能守护元神,则超生在阴阳之外,不在三界之中,此惟见性方可,所谓本来面目也。
(这个性=本来面目,但不=上面的“真性”?
盖身中有魄焉,魄附识而用,识依魄而生。魄阴也,识之体也,识不断,则生生世世,魄之变形易质无已也。惟有魂,神之所藏也。
(所以 元神不是三魂七魄的总称。元神藏在魂里。这个神是否就是指元神?)
故回光所以炼魂,即所以保神,即所以制魄,即所以断识。古人出世法,炼尽阴滓,以返纯乾,不过消魄全魂耳。回光者,消阴制魄之诀也,魂在天心,阳也,轻清之照也,此自太虚得来,与元始同形。魄阴也,沉浊之气也,附于有形之凡心。
(所以修炼就是要消灭魄,只留下魂。)
许衡山-----
何谓三魂七魄
人因为有三魂七魄而形成一位有智慧会活动的肉体.
三魂分为
一.灵魂--又可称:天魂跟主魂.˙
二.觉魂--又可称:地魂跟视魂˙
三.生魂--又可称:人魂跟象魂˙
七魄分为
喜. 怒. 哀. 惧. 爱. 恶. 欲
三魂在於精神中.七魄在於物质.所以人身去世.三魂归三线路.七魄归肉身消失.
肉身消失三魂七魄之归处
主魂--为天魂.他往空间天路报到.(因主魂只是"良知"亦是不生不灭的无极.虽然有肉体的因果牵连,因之不能归宗源地.只好被牵带走上空间天路之寄托处)暂为其主神收押(主公)"天牢"˙
觉魂--为地魂.往地狱报到.(因觉魂本来是主魂的"电脑".可知主魂一切之因果报应. 也可指使"生魂"肉身之善恶.所以肉身亡再进因果是非地--地狱)˙
生魂--为人魂.往墓地报到.(因人魂本来是"祖德"历代姓氏流传接代之肉身.以七魄在身其性行之魄力.亡后再墓地对神主.来来往往之走上人路之寄托处)
七魄在肉身亡时已随之消失.就无须再说
北海散人-----
突然省悟,元神非魂非魄。呵呵!元神统率三魂 尤如 真意统率隂阳而成太极。呵呵!
如是而已。
这个“元",是古人的造化呀!俺散人佩服这个”元“字。
元气嘛!呵呵!自然应该与七魄有关啦。呵呵!
如是理解,一切应该清晰明暸。呵呵!
呵呵!划分道的段位依靠的是实修实证。比如说,我要到东北去一趟,光看地图,我看到东北了,也知道该怎么走,一切似乎很清楚了,但还是没有用的。只有实实在在的迈开步子走出去。哪怕走到山东,走不动了,也不怕看地图的人嘲笑我。呵呵!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只有后天返先天之法,是为后天补先天,也可使自身后天转化为先天。如是则大成。
告别-----
魂是阳神,魄是阴神。魂先天,魄后天。阳神可分为内外中三部分,名之曰三魂(幽精、爽灵、胎光),三者统一,中有一点真阴,此为元神。三魂一体,则元神现。阴神可分为七个部分, 为七魄(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主管人体的生理活动,七魄活动不平衡表现出即七情,七魄平衡了则产一点真阳,此为元气。阴神为阴精所生养,固道家修炼下手从炼精化气始,这个精并不是精液,而是人体内的物质基础,如电脑的硬件,如果没有硬件哪会有软件呢?人体的物质基础建设得好了,活了,就出现了元精。有了元精,才出现元气,然后炼元气化神,这三者统一了,就成“三花聚顶”之相。达到这一步还不够,这还不是”道“,所以后面还有炼神合虚,炼虚合道。这样,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倒过来,炼化万物而成三,二二相合而成一,此时丹生婴产;而后弃一得○即炼神合虚,这个虚就是老子说的道生一的道,至此智慧如水涌出,五眼六通俱备;而炼虚合道的道,与前面的那个“道”是不同的东西,可谓之“道上之道”也,到这一步打破虚空,佛道二家再无分别,真一产矣。
人的三魂七魄分别是什么
人要时七魄先散,然后三魂再离.
生病时就是和魄散了,所以要用药物去阻止它散发.如果和魄和力魄散了就容易鬼上身.
人的精神分而可以称之为魂魄,其魂有三,一为天魂,二为地魂,三为命魂。其魄有七,一魄天冲,二魄灵慧,三魄为气,四魄为力,五魄中枢,六魄为精,七魄为英。
魂为阴,魄为阳。其中三魂和七魄当中,又各另分阴阳。三魂之中。天魂为阳,地魂为阴,命魂又为阳。七魄中天冲灵慧二魄为阴为天魄,气魄力魄中枢魄为阳为人魄,精英二魄为阳为地魄。
三魂当中,天地二魂常在外,唯有命魂独住身。天地命三魂并不常相聚首。七魄中两个天魄两个地魄和三个人魄,阴阳相应,从不分开。并常附于人体之上。其实人类的七魄,实际上就是藏密所说的位于人体从头顶到胯下会阴穴的中脉之上的七个脉轮,七个能量场。其中天冲魄在顶轮,灵慧魄在眉心轮,气魄在喉轮,力魄在心轮上,并同时与双手心和双脚心相连。中枢魄在脐轮,精魄在生殖轮,英魄在海底轮。人体的七魄同由命魂所掌。命魂又称为人魂,或者色魂。人类生命就是从此命魂住胎而产生的。命魂住胎之后,将能量分布于人体中脉的七个脉轮之上。而形成人的七魄。魄为人的肉身所独有,人之后,七魄随之消散,而命魂也自离去,生命即以此告终。
人的命魂,透过七魄中的天冲灵慧魄主思想,主智慧。透过气力二魄和中枢魄,主行动。通过精英二魄主身体主强健。唯中枢一魄,乃为七魄的中心。人的命魂就依附于七个脉轮之上。
人身中命魂与中枢魄的联系最为密切,所以中枢魄也称为命魄,在人体内部,天冲灵慧二天魄之阴,与精英二地魄之阳交,而产生人魄有形之气力。在人身外部,则是因天魂之阳,与地魂之阴交合,成命魂。并同时三魂相合,主人无形的命运。运是由人的天地二魂联合,主人命的好坏和强弱。命则是人的命魂,支持自身的天地二魂,运发的旺盛与兴衰。运由命所主,命由运所发。运无形而命有形,运与命复合,则构成人类完整的生命体。
运主虚空,命主实相。凡人命运的好坏,在于人的命与运是否生合或者相制约。若是运强过了命,不去生扶自己的命,并反而压制命,则人身七魄的天魄地魄人魄也必不相生。此人必表现为命薄和体弱。若得命强过运。而能使得运不得不去生扶自己的命。则人身七魄之天魄地魄人魄必得相生合。人就会表现得身强命旺,人的根基必深而厚,此等行者,修行才易于成功。
命魂乃七魄之根本,七魄乃命魂的枝叶。魄无命不生,命无魄不旺。命魂是人身的主魂。天地二魂的聚合产生命魂而生人,命魂终结时又分出阴阳。并回归天地。天魂主光,地魂则是天魂的光照射在人命魂之上所形成的影子。所以地魂又称为影魂。无光不成影,无影不成相。修行人若能修得命运融合,天光与地相才能与人的色魂相合。如此人体眉心的灵慧之魄,才能得以显现出天魂地魂的形象。如此人的天地二魂常在外而所见的一切相,才能得以在人的大脑和天眼里显示出来。因为天魂和地魂既能依附与肉身而显化万象,也能脱离肉身而自由存在,所以人的天魂和地魂也称为身外化身。
其实每一个人的眉心轮天眼都是打开着的,眉心轮又称为月轮。月本身就是一个开着的目。目又为眼睛。所以月轮眉心原来就是一个开着的眼睛。月无日不明,月若得日目自明。此乃命魂得天魂的光合,若月能同时兼得地魂的影。月明之中自能成相。此即是千光之眼千眼明。
卧禅子+(162237683) 10:40:36
在人身外部 天魂(即含藏识) 地魂(即含藏识)
人身体内部 天魂属阿赖耶识 命魂属第七识 地魂属第六识
命魂被外在天地二魂主宰的同时 也支撑着生自己命魂的天地二魂
当命魂转魂成智时 天地二魂就没有内外
外在的天地二魂才能与人的命魂相通
才能得以在命魂中显现出外在天魂地魂认知的形相。
这就是天眼通的由来
卧禅子+(162237683) 10:40:48
天地命三魂(识阴),透过七魄中的天冲灵慧魄主思想,主智慧(想阴)。透过气力二魄,主行动(受阴)。通过精英二魄主身体主强健(色阴)。唯中枢一魄,乃为七魄的中心(行阴)
由想行识三阴,造作业因,而招感色受之果 覆盖了本来之真身
卧禅子+(162237683) 10:50:50
含藏识受无始劫以来熏习变成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见分自缘自己的见相二分 自转变成第七识 此时的阿赖耶识不叫阿赖耶识拉 叫第七识 又名我执识 此时第七识的见分又去证自己的见相二分 自转变成第六识 既意识
含藏识是个非一非二之体
其性是边满十方一切处 无所不在 来无所来 去无所去 故又名如来藏
含藏识之意是含识体 但它还没开发出来 所以叫含藏识 含藏识可以把他简单抽象的理解成是个体或一个海平面
能了义分别作用的 称为识
含藏识受无始熏习变成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的开发 就可以理解成从大海击起的浪花
既然是识就能了义分别作用的 有识就有见与所见 分别叫见分和相分
这里暂且可以把它抽象的理解成根与尘
此时阿赖耶识见分又去了义自己的见相二分 此时的阿赖耶识就不叫阿赖耶识了 叫第七识 既我执识
此时第七识的见分又去了义自己的见相二分 自变成第六识 既意识
第八识和前五识都是现量境 就像照片
第七六是比量境 就像比量照片里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
六七识是觉上生迷 执假为真 将自己转成的根尘所迷 故此禅宗六祖大师说 六七因中转 八五果上圆
修就是要在六七识上下工夫 转识成智 就是把比量境转成现量境 对境不迷 八个识都是相互影响的 所以可以在任何一个识上一门深入下工夫 如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 一心摄耳根 一但耳根被摄 外不能进 内不能出时 其于五根也多一一被摄归一 ?大势至菩萨的念佛法门 阿弥陀佛的观想法门亦复如是
命中之日在左而不在右。意即日出东方,明月西沉,早晨之大象。倘若日在月左,虽则能明。右日之明乃为暮晚之象,明不能久,不若早晨之朝日,明能长久。此朝乃万佛所朝,大道所归,也即是大日如来之所在。
地球上的所有人联合构成了人类社会,那么所有人类的天魂和地魂也分别构成了类似于人类社会的社会。天有天的规律。地有地的法则。由每一个人的天魂和地魂,与相应的天社会和地社会,联合构成了能够影响人类前程的宇宙大运。
古人认为人身上有三魂七魄,也有说三魂六魄的,三魂又叫三精。这种说法来源于道家,如道书《云笈七签》云:“夫人有三魂,一名胎光,一名爽灵,一名幽精。”七魄是: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皆“身中之浊鬼也”。
《玄怪录》载三魂七魄故事,唐元和五年五月,司戎郎崔宣子崔环病中被两黄衫带到阴间判官院受刑。崔环站判官院外,忽听到四声以杖击人声音,旋有阴吏出来对崔环传话:今且宽恕,只将你轻杖四板放归。崔环说:“此身不入,何以受刑?”阴吏说:“凡人有三魂,一魂在家,二魂受杖耳。不信,看郎胫合有杖痕?”崔环拉起衣一看,两胫上果然各有四条杖痕,且痛苦不堪,不能举足,只能匍匐而行。
清袁枚《续子不语》亦载:杭州风俗,新娘子过嫁时须手执宝瓶,内盛五古,入男家门后交换,然后放在米柜中。某日,一梁氏新娘执宝瓶过城门时,因守门人索钱吵闹受惊,随即精神恍惚。后喝一碗符水,才神魂稍定,乃对人说:“我有三魂,一魂失落于城门外,一魂失落于宝瓶中,须向两处招归之。”家人依言施行。新娘子说:“城门外魂已归矣,宝瓶中,魂为米柜所压,沿不能出,奈何?家人又依言施为,新娘病才好。
而梦笔生《续》中的沈花子也有三魂:一魂在阳间随身乞食,一魂留在阴间做饿鬼受罪,还有一魂在西门庆坟上守尸。某日清明,沈花子不小心摔在路边。正遇上替西门庆守坟之魂,便把随身魂叫到西门庆坟内。两魂各诉其苦,甚至打起架来,随身魂怪守尸魂不该把他骗来,误了他清明节的好生意;守尸魂却怪他终日游食在外,让自己干守尸的苦差。直到土地神来把两魂叫去合入前身还阳才算了事。
袁枚《子不语-随园琐记》中曾自述:他某日病重高烧,感觉到有六七人纵横杂卧一床,他不想呻吟,但他们呻吟;他想静卧,但他们却摇醒他。后来高烧退去,床上人也渐少,等到烧退尽,那些人皆不见了。原来,与他同卧之人,皆是他的三魂六魄
七魄名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指喜、怒、哀、惧、爱、恶、欲,生存于物质中,所以人身去世,七魄也消失。之后再随新的肉身产生“肉体及魄”则属于“阳世的物质世界”。
三魂是指“天魂、地魂(或识魂)、人魂”,古称“胎光、爽灵、幽精”,也有人称之为“主魂(或灵魂)、觉魂、生魂”或“元神、阳神、阴神”等。三魂生存于精神中,所以人身去世,三魂归三线路。
三魂七魄,是中国道教对于人的灵魂说法。三魂六魄为误作。民间俗言,“人以后,七魄散去,三魂一归于墓,一归于神主,第三魂赴阴曹受审,乃至于转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